基礎要求
儲罐基礎需平整、堅固,承重能力需滿足儲罐滿載重量(需根據(jù)儲罐容積、材質密度計算總重量),避免沉降導致罐體變形或泄漏。
基礎表面需做防水處理,防止長期受潮腐蝕。
安裝環(huán)境
避開強腐蝕性氣體、粉塵環(huán)境(如硫化物、氯離子濃度高的區(qū)域),減少罐體腐蝕風險。
露天安裝時,需設置防曬、防雨措施(如遮陽棚),高溫地區(qū)需考慮罐體熱脹冷縮對密封性的影響。
管道與閥門連接
管道接口需采用不銹鋼材質(如 304、316L),避免異金屬接觸產(chǎn)生電化學腐蝕。
閥門安裝前需檢查密封性,禁止強力敲擊管道,防止焊縫開裂。
進出口管道需設置柔性連接(如金屬軟管),減少振動對罐體的損傷。
壓力測試
安裝完成后需進行水壓試驗或氣壓試驗,測試壓力需符合設計標準(通常為工作壓力的 1.25 倍),保壓時間不少于 30 分鐘,檢查焊縫、接口是否泄漏。
介質管理
明確儲罐適用介質,禁止儲存與不銹鋼材質反應的物質(如氫氟酸、濃鹽酸等強腐蝕性液體)。
儲存酸、堿等腐蝕性介質時,需定期監(jiān)測介質濃度,避免因濃度變化加劇腐蝕。
儲存食品或藥品時,需確保罐體符合衛(wèi)生標準(如內壁拋光度 Ra≤0.8μm),避免介質污染。
液位與壓力控制
嚴禁超液位運行,需設置液位上下限報警裝置(如雷達液位計、磁翻板液位計),防止液體溢出或抽干。
常壓儲罐需確保呼吸閥暢通,避免因溫度變化導致罐體吸癟或膨脹;壓力儲罐需嚴格監(jiān)控壓力表,超壓時通過安全閥泄壓。
溫度控制
儲存高溫介質(如熱水、熱油)時,需檢查保溫層完整性(如聚氨酯發(fā)泡、巖棉保溫),防止燙傷或熱量損失。
低溫環(huán)境下,需防止罐體結露或介質凝固,可采取伴熱措施(如電伴熱、蒸汽盤管)。
操作規(guī)范
啟閉閥門時需緩慢操作,避免水錘效應沖擊罐體。
禁止在罐體上直接進行焊接、切割等動火作業(yè),如需動火需清空介質并進行通風置換,檢測可燃氣體濃度合格后方可施工。
日常檢查
每日巡檢罐體外觀,查看是否有變形、裂縫、腐蝕斑點或介質泄漏(如焊縫、法蘭接口處)。
檢查壓力表、液位計、溫度計等儀表是否正常工作,指針是否在額定范圍內。
清理罐體周圍雜物,保持通風良好,避免堆積易燃物。
定期清洗與防腐
儲存易沉淀介質(如泥漿、糖漿)時,需定期清洗罐底(可采用高壓水沖洗或人工清淤),防止沉積物腐蝕罐體。
對內壁進行酸洗鈍化處理(適用于新罐或檢修后),形成氧化膜增強耐腐蝕性;外壁可涂刷防腐涂料(如環(huán)氧樹脂漆),每 2-3 年補涂一次。
重點檢查焊縫、封頭與筒體連接處、人孔法蘭等易腐蝕部位,必要時進行無損檢測(如滲透探傷、超聲波檢測)。
零部件維護
定期潤滑閥門絲杠、人孔蓋密封圈,防止生銹卡頓。
更換老化的密封墊片(如聚四氟乙烯、金屬纏繞墊),避免泄漏。
校驗安全附件(安全閥每年至少一次,壓力表每半年一次),確保其靈敏度和可靠性。
標識與警示
罐體需標注介質名稱、危險特性(如 “腐蝕品"“易燃液體")、最大容積及安全警示標志(如禁止煙火、注意通風)。
露天儲罐需設置防雷接地裝置(接地電阻≤10Ω),并定期檢測接地有效性。
應急預案
制定泄漏、火災等事故應急預案,配備應急物資(如沙袋、堵漏工具、滅火器)。
儲存危險化學品的儲罐區(qū)需設置圍堰,容積不小于儲罐最大儲量的 110%,防止泄漏物擴散。
定期組織員工進行應急演練,熟悉緊急切斷閥、消防設施的位置和使用方法。
人員防護
進入儲罐內部作業(yè)前,需先通風置換 4 小時以上,檢測氧氣含量(19.5%-23.5%)和有毒氣體濃度,佩戴呼吸器、安全帶等防護裝備,并有專人監(jiān)護。
接觸腐蝕性介質時,需穿戴防化服、防護手套和護目鏡,避免皮膚直接接觸。
冬季防凍:北方地區(qū)需對儲罐排污管、儀表引壓管進行伴熱保溫,防止凍裂;儲存水基介質時,可添加防凍液或保持介質流動。
運輸與吊裝:移動儲罐時需使用專用吊具,禁止直接吊拉罐體法蘭或接管,防止結構損壞。
停用與封存:長期停用的儲罐需排空介質,清洗干燥后關閉所有閥門,必要時充入氮氣保護,防止內部銹蝕。
菏澤開發(fā)區(qū)德行化工設備銷售中心版權所有 GoogleSitemap 技術支持:化工儀器網(wǎng) 管理登陸